标签:
"篑"这个汉字通常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但它在古代文献和成语中却有一定的意义。"篑"的本义是指编织成的竹筐或草筐,常用来装土或石等物。在古代,它多用于描述筑墙、填沟等工程中的细节。
最著名的与“篑”相关的成语是“篑土成山”,出自《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这段话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即使是很小的进步,如果持续积累,最终也能成就大事。这里的“篑土”比喻微小的事物,强调了即使是小小的贡献,只要不断积累,也能造就伟大的成就。因此,“篑土成山”这个成语用来比喻积少成多,小事可以积累成大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