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公司集体盯上AI搜索入口】具体的是什么情况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大模型公司正在寻求轻量化落地,降低用户使用门槛,抢占流量入口。
近日,字节豆包和月之暗面纷纷发布浏览器插件。月之暗面将最新发布的Kimi浏览器插件称为“轻量小搜索”,同步上线了点问笔、总结器两个功能,能够快速回答提问,并从长文章中提炼重点内容、总结全文、答疑解惑,进一步深化其作为AI助手这一角色。而字节跳动旗下AI助手豆包推出的浏览器插件版本已迭代至1.3.0。
轻量化落地的背后是大模型公司的流量焦虑,尽管大模型AI效率助手的投流广告不断,但用户数量仍较为有限。根据量子位统计,今年6月,字节豆包AI的DAU超过200万,Kimi和天空AI的DAU超100万。
截至7月17日,Chrome商店显示,豆包浏览器的下载量突破9万次,Kimi浏览器插件的下载量破3万。
轻量化落地有很多方式,但大模型公司们为何盯上AI搜索入口?背后的原因或许在于,当前大模型产品陷入产品高度同质化,技术差距并不明显,技术增长放缓。另一方面,模型即产品的投资窗口期已经过去,大模型厂商们变现压力陡增,寻找落地场景成为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
通过发布浏览器插件,大模型公司可以一跃成为搜索入口,轻量化落地可以借此降低用户使用成本,降低用户使用门槛,获得更多流量。更重要的是,大模型公司开始寻找商业化变现模式。
Kimi和豆包等效率型助手本就包括搜索这一业务,搜索入口也就顺理成章的更进一步的落地场景。大模型厂商们想通过AI搜索去分巨头一杯羹。
大模型的用户端产品多为AI智能助手,这个产品形态要实现商业化难度重重。
一位大模型公司业务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这类产品大概率短期和中期都赚不了钱,“GPT也不赚钱,更多的是起到了品牌推广的作用。”但他也表示,但C端(用户)的推理算力消耗并没有想象那么大,B端(企业)算力消耗最大。
眼下,国内AI搜索市场的竞争者还包括百度、夸克搜索、知乎、360AI搜索、昆仑万维旗下的天工搜索等产品。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还将有更多的选手涌入其中。
相较于过去的AI智能助手,浏览器插件更能凸显大模型公司的商业化野心。通过成为用户搜索的第一入口,原因在于搜索已经有明确的广告盈利模式。
具体来说,传统的搜索引擎以信息检索、资讯获取、网站导航入口等为主,通过网页链接分析技术,使用关键字对网页进行搜索,进一步分析网页连接中的信息,对网页重要性进行权重筛选,而关键词竞价就会成为搜索的重要收入来源。
以谷歌和Bing为例,2023年全球搜索市占率第一的谷歌网站广告收入达2065亿美元,2023财年微软旗下的Bing搜索和微软广告业务搜索广告收入达122.1亿美元。
国内方面,根据易观分析数据,2020年中国搜索引擎广告市场规模达1063亿元。以国内搜素引擎市占率第一百度为例,其2020、2023年在线营销服务收入(主要来自百度网站、百度联盟等)分别为728、812亿元。
大模型加持的AI搜索,可同时完成图表绘制、分析、联网检索等。如果将AI搜索作为平台生态入口,大模型公司的加入或可重构行业格局。一位行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好的搜索应该精准把握用户意图、一次性呈现用户想要的信息,同时省却挑选搜索结果和二次搜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用户价值也将上升。
一位硬科技投资人告诉界面新闻,对大模型公司来说,自己控制模型有利于针对场景优化,控制成本以及产品快速迭代,这些都是AI搜索的优势。“但AI搜索也面临挑战,比如怎么找到类似关键词广告这样的商业模式,不然很容易入不敷出。”
然而,当前的搜索格局仍被传统大厂“牢牢把控”。全球方面,根据StatCounter数据,2024年1月谷歌搜索的桌面、移动端市占率分别为82%、95%,均大幅领先。国内方面,根据StatCounter数据,2024年4月国内搜索引擎市占率第1-3名分别为百度、Bing、搜狗,市占率分别为62%、18%、4%。
轻量化落地、垂直化场景正在成为今年大模型落地的关键词。但超高投入的大模型公司,距离实现正向盈利仍需很长一段时间。
来源:界面新闻 作者:陈振芳
以上就是关于【大模型公司集体盯上AI搜索入口】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