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均价涨超40%,通勤成本渐涨:刺中多少打工人的钱包?】具体的是什么情况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每年七八月份,本该是盛产瓜果蔬菜的季节,但今年产量却呈现明显减产态势。
“减脂吃的黄瓜以前4块多能买两根,现在却只能换得孤零零的一根”“6月中旬麒麟瓜还只需2.69元/斤,转眼到了8月,价格竟蹿升至5.59元”“就连买菜送两根的小葱,也开始明码标价了”……
面对高价的果蔬,消费者们仿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在社交媒体上调侃道:“以前觉得自己做饭省钱,现在我连一片菜叶子都快吃不起”。而在另一端,菜市场的商贩也反复向顾客解释:“不是我卖得高,是现在所有的菜都涨价啦!”
实际上,早在6月19日,蔬菜价格就开始上涨。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为4.31元/公斤,到了8月21日,这一价格已经飙升至6.13元/公斤,涨幅达42%。
涨价的风潮并不局限于蔬菜,今年以来,多种产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提价。从方便面、可乐,到高铁票价、共享单车,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似乎正在慢慢“背刺”打工人的钱包。
然而,就当“涨价”成为高频词时,高端消费品市场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车企纷纷推出优惠政策,降价销售汽车,住宅租金也已连续9个月下跌。面对于此,让人不禁疑惑:物价到底涨没涨?我的钱包还能保住吗?
蔬菜价格“狂飙”
蔬菜价格已经涨了两个月。
“在超市里买了一把苋菜,一把菠菜,两个拳头大的番茄,一朵西兰花,就花掉了46块钱。”广州居民小邱怎么也没想到,最近蔬菜价格几乎翻了一番。在菜市场里,除了生菜以外难寻5元以下的蔬菜。
面对着高涨的菜价,一位蔬菜摊摊主告诉时代财经,蔬菜拿货价是一天一个价,瓜类和叶类蔬菜都涨了不少。至于涨价原因,这位摊主认为和近期的天气有关,“前段时间高温加强降雨,农田不是遭受干旱就是出现积水,这种天气菜都长不出来。”
正如他所言,瓜类和叶类蔬菜的价格涨幅确实较高。根据中国蔬菜协会发布的7月主要蔬菜品种地头价月报,在监测的28个产品中,大葱、黄瓜、花椰菜、普通白菜、茄子、菠菜、芥菜、青花菜、西葫芦9个品种环比涨幅超过30%。
在广州的一个肉菜市场里,摊主正整理着蔬菜。 图源:时代财经 阿力米热/摄
至于导致蔬菜价格高涨的因素,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学二级教授雷建军告诉时代财经,“高温和暴雨天气是近期蔬菜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今年6月至7月,传统的夏秋季蔬菜产区如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经历了一次从明显干旱到内涝的过程,这不仅导致蔬菜产量下降,还影响了蔬菜的品质和耐储存性,使得市场上好货短缺且价格偏高。
除了天气因素外,雷建军还认为,市场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蔬菜价格。例如,蔬菜的物流成本、运输难度以及市场炒作等因素都可能对价格产生影响。特别是在一些地区,由于交通相对不便或信息不畅等原因,蔬菜价格可能会出现区域性波动。
如此程度的蔬菜涨价,甚至拉动了7月居民消费价格(CPI)的上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CPI同比、环比均上涨0.5%。在食品项中,鲜菜价格涨幅最高,上涨9.3%,影响CPI上涨约0.18个百分点。
Wind数据显示,蔬菜价格在CPI构成中的权重约为2.12%。按此计算,7月份蔬菜对CPI的拉动率约为40%。
除蔬菜以外,猪肉、鸡蛋等食材的价格也在上涨。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从今年3月开始,猪肉的批发价就一路上扬。截至8月22日14:00,猪肉批发价已经上涨至27.77元/公斤的高位,对比3月初的20.14元,今年内猪肉涨幅已经超过30%。同期,鸡蛋的批发价格已从每公斤八块多涨到10.58元。
菜肉价格一路飙升,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对价格也越来越敏感,开始精打细算,寻找各种节省开支的方法:在超市的特价区买打折菜、在线上商超抢购限时秒杀……日常开销的增加,也引发了打工人的调侃:“钱包在哭泣,我的胃在抗议”。
出行变贵了
面对蔬菜、猪肉价格上涨,部分消费者可能会选择便宜的食物来替代,但无法不为出行成本的上涨买单,例如油价的上涨。
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经历了17次调整,呈现出“7涨6跌4搁浅”的格局,全部涨跌相抵后,年内汽柴油零售限价分别上涨250元/吨和245元/吨。时代财经折合每升来计算,92号汽油、95号汽油、0号柴油每升分别累计上调0.20元、0.21元、0.21元。
也就是说,消费者的用车成本也随之上升,车主加满一箱50升汽油,至少比年初贵10元左右。
据金投网参考价格数据,当前31个省份的92号汽油价格在7.52-8.86元/升的区间内,95号汽油处于8.05-9.41元/升的水平。有网友表示,“每次看到油价数字,心里都会波动一下” “一句加满,让本不富裕的我雪上加霜。”
然而,这还只是用车成本上升的第一步,汽车保险费用也在飙涨。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吐槽,“自己用的车三年没出过险,今年的保险报价还比去年贵四百”“车价一直往下跌,没想到我的车这么保值,保费越来越高”“买的电车每年保险费接近一万,省的油钱全变成保费”……
据了解,车辆保险费用的上涨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但不限于违章记录、地区市场总体赔付率、特定车型的赔付率及事故率,以及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因此,不同车型及汽车使用年限在保险评估和费用感知上存在差异。
除此之外,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包、相关零配件维修成本较高等因素,也抬升了保险公司赔付成本。中国银保信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23年,新能源车的平均保费比燃油车高出大约21%,其中纯电车每年保费平均约为燃油车的1.8倍。
令人望而生畏的油价、保险费,再加上停车难、停车贵等问题,也让不少人将目光投向电动自行车。
可以灵活穿行在街道上的电动自行车,俨然已成为市民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与此同时,电动自行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2023年,全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
这意味着,大约每4人,就有一辆电动自行车。
然而,电动自行车价格上涨,却狠狠的刺中了打工人的钱包。
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到,之前买的体积大点的二手电动自行车才八百块,如今,这个价格仅能购得体积较小的车型。
电动自行车涨价的背后,实则是原材料价格上涨。
今年2月以来,铅期货价格呈现整体上升趋势,从每吨不足1.6万元的低位,攀升至7月份的每吨超过1.9万元,创6年新高。由于铅价上涨导致成本传递效应,进而使得电池的生产成本随之增加。
而电动自行车中的电池,正是含有铅的铅酸电池。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23年中国电动两轮车行业销量为5500万台,其中有85%的电动两轮车使用的是铅酸电池。因此,铅酸电池价格上涨直接影响了电动自行车的涨价。
此外,共享单车的价格从最开始的单次骑行0.5元/30分钟,上涨5倍左右至现在的最高2.5~2.8元/25分钟,以及部分城市的公交和地铁票价上涨等,也刺痛了不少打工人的钱包。
住房成本下降
然而,物价并非都在上涨。占据打工人工资大头的住房租金,下跌了。
根据诸葛数据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虽然7月仍处于毕业季,但总体租金并没有继续升高,反而在6月的基础上趋落,整体价格基本维持平稳。具体来看,全国大中城市租金挂牌均价为34.81元/平方米/月,环比微降0.01%。
通常而言,每到六七月份,是租房市场最繁荣的毕业季,但今年租金持续上涨的动力明显不足。
诸葛数据研究院分析称,一方面,与当前居民就业和收入预期的不足有关,住房消费降级的影响仍在持续;另一方面,7月租金环比由涨转降持续受到部分弱二线及三四线城市的拖累,毕业季效应下,人口向核心城市流动,以致低能级城市租赁市场的活跃度下降明显。
同比方面,7月份住宅租金同比下跌1.83%,已连续9个月下跌。若分等级城市来看,四个一线城市的同比租金更是“领跌”。数据显示,一线城市平均租金为84.82元/平方米/月,同比下跌3.81%。
这也意味着,相较于之前,打工人的住房成本正在下跌。
不过,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时代财经,从“衣食住行”整体分析,当前物价总体稳定。“像租金、汽车等价格回落主要是目前居民对非必选商品方面的支出偏谨慎,而相关产品服务市场供给偏强,不同区域市场也有所差异。”
从1-7月数据看,国内消费和内需保持温和复苏态势,随着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发行使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地,各地促消费和稳楼市等政策红利释放,国内消费和投资逐步活跃,供需趋于平衡。
从趋势看,年内消费者物价同比涨幅有望逐步回升。国内扩张财政政策,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国内消费和内需动能将进一步增强,并随着国内企业库存持续改善,以及去年基数偏低,物价保持温和回升走势。
而针对蔬菜价格的情况,雷建军认为,随着气温的回落和秋季蔬菜的陆续上市,蔬菜供应和价格有望逐步回归正常,预计从9月中旬开始,蔬菜价格能够恢复到7月甚至6月的水平。“但这还需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市场供需情况的变化。”
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阿力米热
以上就是关于【蔬菜均价涨超40%,通勤成本渐涨:刺中多少打工人的钱包?】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