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潜吃穿用住行 激活消费新增长】具体的是什么情况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6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围绕居民吃穿住用行等传统消费和服务消费,培育一批带动性广、显示度高的消费新场景,推广一批特色鲜明、市场引领突出的典型案例,支持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消费端领军企业加快发展,推动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不断涌现,不断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和企业潜能。
商业数字化吃购新潮流
围绕吃穿住用行等的传统消费和服务消费都将出现新增量。《措施》指出,在餐饮消费细分领域,将鼓励各地发布餐饮美食指引,因地制宜打造“美食名村”“美食名镇”,推广中华传统饮食文化。鼓励大型连锁餐饮下沉发展,发掘县域餐饮消费潜力。同时,鼓励提供高适配用餐服务,引导科学绿色健康餐饮消费,加快制定完善预制菜、乳制品产业相关标准。
在购物消费领域,现有步行街将迎来设施改造和业态升级,积极发展智慧商圈。《措施》指出,通过打造商旅文体融合的新型消费空间,社会闲置公共资源得以商业化运营,鼓励经营困难的传统百货店、大型体育场馆等改造为商业综合体。同时,鼓励培育国货“潮品”消费,构建新消费品牌孵化生态体系,培育推广一批引领性消费品牌;深入实施消费品“三品”行动,分级打造中国消费名品方阵,重点品牌带头建设国际品牌;办好中国品牌日活动,鼓励各地开展特色品牌创建。挖掘中华老字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潜能。
在社区便民服务领域,社区将通过盘活现有闲置房屋场所,鼓励利用现有设施转型为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推动养老育幼、邻里助餐、体育健身、健康服务、家政便民等服务进社区,因地制宜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值得注意的是,在《措施》着力培育的新消费增长点中,数字化被多次提及,完善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水平成为亟待发展的重点任务。
利用新技术拓展购物消费体验成为新方向。《措施》指出,鼓励加强线上线下商品“同质”“同标”建设,鼓励建设和升级信息消费体验中心,推动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在明确标识和规范监管的基础上,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虚拟现实(VR)全景和数字人等技术,拓展电商直播场景。同时,鼓励发展线上“虚拟家居布置”“虚拟试衣”等产品展示业务,促进沉浸式体验消费。发展即时零售、智慧超市、智慧驿站、智慧书店等新零售业态。
支持餐饮消费智能升级,《措施》指出,鼓励推进餐饮经营主体数字化改造,推进餐饮外卖点单和配送智能化升级,鼓励根据历史订单、饮食限制和偏好进行个性化推荐,大力推广餐饮环节菜品配料和制作方法自主明示制度。
在数字化层面,鼓励推广智慧厨房、智能睡眠、健康卫浴等应用场景,推进室内全智能装配一体化和全屋智能物联。在住房建设和运维中,智能安防、智慧停车、立体停车等新模式将得以推广,从而合理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家装家居消费金融需求。
对此,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数字化已是消费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能够提升消费体验的便捷性和个性化程度,还能够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市场分析和营销策略。对于传统商贸流通企业来说,数字化更是其转型升级的关键。通过引入数字化技术和管理模式,这些企业可以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旅游 “+”出多种可能性
《措施》提出了培育文旅体育消费新场景的重点任务,并围绕深化旅游业态融合创新、推动城乡文旅提质增效和提升入境旅游便利水平三方面提出多项措施,旨在进一步激发旅游市场活力,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措施》首先针对深化旅游业态融合创新提出,要积极发展冰雪旅游、海洋旅游、自驾露营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推广“音乐+旅游”“演出+旅游”“赛事+旅游”等业态,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主题旅游精品线路。
此外,还要推动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鼓励发展旅游专列、旅游公路、低空旅游等旅游新产品。开展数字赋能文旅场景建设行动,积极发展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支持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平台开展线上旅游展示活动。
在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张辉看来,《措施》的发布将会对国内旅游产品的供给类型和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张辉表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旅游市场的主要矛盾从需求不足转变为优质供给不足。旅游的主要客群逐步变为年轻人,其旅游需求也由传统的观光旅游变得更加多元化、创新化。在当前发展阶段,契合新消费、新需求的有效供给不足成为制约旅游消费进一步增长的“瓶颈”。
“面对需求的变化,旅游市场各主体需要打造适合现代旅游的新场景,例如以城市为依托的街区、围绕新技术而形成的新玩法等。这就要求旅游要与其他产业融合,持续创造新场景、新玩法,吸引更多消费者。”张辉表示。
因此,张辉认为,《措施》能够促进旅游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优质旅游产品的供给,加快发掘旅游新场景,进而创造更良好的旅游消费环境。
除了增加旅游产品供给,《措施》还提出要提升入境旅游便利水平。
具体来看,要持续优化出入境政策措施,积极研究增加过境免签政策国家数量。适当增加主要客源国的入境航班频次,推出更多优质入境旅游产品和服务。完善市政交通、热门景区、餐厅酒店、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外语指示标志。在地图导航软件等应用中增加多语种服务,优化打车服务。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医”等场景,确定重点场所及重点商户名录,推动受理境外银行卡。提高外籍游客在华购票、餐饮、住宿、出行、预约的便利化水平。
今年以来,我国入境游迎来多项利好政策。
在免签方面,6月24日,据央视新闻消息,中方决定对波兰公民实施15日单方面免签政策。此前,中国分别宣布将把新西兰、澳大利亚纳入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并决定延长对法国、德国、意大利等12个国家免签政策至2025年12月31日。此外,我国邮轮入境免签口岸也扩展至13个。
在入境便利化支付方面,国务院办公厅曾于3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也会同相关部门不断提升外卡支付覆盖率,完善市政交通一卡通支付功能,探索增加二维码支付功能并与境内支付软件打通。
张辉表示,上述多种措施有利于吸引更多外国游客来华,增进外国游客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目前,我国出境游规模大于入境游,大力发展入境旅游是平衡我国旅游逆差的重要途径。《措施》的发布也能够起到引导和统筹的作用,为入境游创造更优质的发展环境。
智能汽车 消费不止以旧换新
拓展汽车消费新场景成为进一步拉动汽车消费的抓手之一。对此,《措施》中提到,鼓励限购城市放宽车辆购买限制,增发购车指标;通过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联动,安排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老旧汽车报废更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支持汽车置换更新。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认为,随着中国汽车市场保有量不断攀升,汽车报废更新、以旧换新能够撬动存量市场,进一步释放汽车市场消费潜力。
同时,作为电动化、智能化载体的新能源汽车,《措施》中明确,要扩大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范围;稳步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运营,打造高阶智能驾驶新场景,并开展智能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
据了解,智能网联汽车融合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创新技术,是全球新兴产业发展新的竞争焦点,而“车路云一体化”的相关话题也多次被提及。今年1月,工信部印发的《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将从2024—2026年开展“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国联证券研报显示,预计2025年、2030年“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值增量为7295亿元和2.58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8.8%。
截至目前,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已实现160平方公里的智能网联道路和智慧城市专网全覆盖,累计测试里程超过2000万公里。在业内人士看来,开展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和云控基础平台等建设、形成统一的车路协同技术标准与测试评价体系、健全道路交通安全保障能力,能促进规模化示范应用和新型商业模式探索。
推进车路协同的同时,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也进入关键期。近年来,我国在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规模、关键技术、示范应用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今年6月,工信部网站发布的《四部门有序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通知,确定9家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联合体。
此外,在汽车后市场及流通领域,《措施》也提出,结合汽车赛事、自驾露营、汽车文化体验、汽车改装、汽车租赁等,丰富汽车后市场产品和服务,进一步促进二手车放心便利交易。颜景辉表示,汽车场景应用和汽车消费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拓展汽车消费应用场景,可以打造“汽车+”模式,进一步为汽车消费注入新动能。
一老一小 新模式带来真方便
针对社会关注的养老及托育问题,《措施》明确,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发展银发消费和育幼消费。具体措施包括支持设立银发消费专区,探索社区、家庭互助等托育服务新模式等。
按照《措施》要求,为拓展银发消费新场景,各地及相关部门要引导电商平台、大型商超举办银发主题购物节,支持设立银发消费专区。同时还应加快对消费场所的适老化改造,鼓励商场、超市等开设老年专区或便捷窗口,提高老年人的消费便利度。
在老年人最刚需的饮食和医疗方面,《措施》提出优化提升老年助餐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给予老年助餐服务机构一定的运营补助或综合性奖励补助。地方还可按规定对享受助餐服务的老年人给予补贴或发放老年助餐消费券。老年人则要科学使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医疗维度上,《措施》鼓励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通过毗邻建设、签约合作等方式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鼓励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将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并要求完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推广目录,发展健康管理、养老监护、心理慰藉类智能产品,提高老年用品的市场供给质量。
除了重点关注银发经济外,《措施》还特别提及了“一老一小”中的“一小”问题。明确提出发展育幼消费,探索社区、家庭互助等托育服务新模式,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育幼服务,并指导家庭托育点健康规范发展。
同时,《措施》还鼓励发展全日托、计时托等多类型托育服务。支持行业协会等开发婴幼儿照护课堂,发展互联网直播互动式家庭育儿服务,向广大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提供科学育儿知识和技能。
在人才建设上,《措施》要求加大对婴幼儿照护专业建设的支持力度,健全保育师等育幼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并提出加快完善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加强对商场、写字楼等“婴童友好”活动空间的管理。
在陆杰华看来,在具体实践中,由于养老及托育场景均集中在社区内发生,未来将二者放在同一场景中开展服务或将成为常态。此次出台新的《措施》文件促消费,也将更有利于推动相关产业和市场的发展。
乡村文体 “村BA”“村超”可以多一些
在培育文旅体育消费新场景方面,《措施》提出,鼓励和引导开展“村BA”“村超”“村排”“村跑”等富有农趣农味的乡村赛事活动。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跟着赛事去旅行”“户外运动活力山水”行动计划等促消费品牌活动。
“此次《措施》明确支持乡村赛事活动的发展,为各地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方向。这将促使地方政府更加重视和支持乡村赛事,为其提供更多的资源和便利。将进一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提升乡村知名度与美誉度以及增强乡村社区凝聚力。”王鹏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进一步补充道,“村BA”“村超”“村排”“村跑”等乡村赛事活动可以进一步培育和壮大旅游消费,体育消费,当地文化产品、餐饮住宿及特产消费等。还可以通过相关赛事,吸引企业进行广告投放和赞助,形成新的收入来源。
据《2023年度消费热点观察报告》,贵州台盘村“村BA”、贵州榕江县“村超”案例入选“2023年十大消费新潮流”。据介绍,2022年7月至2023年11月,“村BA”发源地台江县共接待游客38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3.15亿元;“村超”发源地榕江县则在5月13日至10月28日系列赛事举办期间,累计接待游客超51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9.86亿元。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孙佳山在此前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村BA”“村超”的发展模式可以被不断复制,例如海南也在开始推广“村排”,并取得了不错的初步效果。相关合作也为体育旅游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想象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司负责人在就《措施》答记者问时表示,近两年,我国消费需求不断释放,消费市场稳步回暖。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2.5%,是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从中长期看,农村消费升级释放消费新潜力是值得关注的消费发展机遇和趋势之一。
据悉,2023年末,我国乡村常住人口共计4.77亿人。随着农村消费环境改善、消费渠道完善,城乡消费市场融合水平不断提升,将带动优质消费品下乡及特色农产品进城,有助于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持续拓展新的消费增长空间。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记者:刘卓澜 王思琦 刘晓梦 程靓 赵博宇 牛清妍)
以上就是关于【挖潜吃穿用住行 激活消费新增长】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