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能源的危局】具体的是什么情况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周信“我们自身该怎么活下去?”7月4日,蜂巢能源董事长、CEO杨红新在蜂巢能源全球合作伙伴峰会上做了这样一个主题演讲。他表示,今年一半的储能企业或被淘汰,动力电池企业会剩下不到40家。
这样的灵魂拷问,引起业内人士对杨红新是否“过度忧患”的疑问。
“一点也不过”,某动力电池厂家工程师对经济观察报表示,电池装机量TOP10里绝大多数公司都亏损、价格战蔓延、新技术难突破等,这是目前电池企业面临的现状,对尾部电池企业来说的确是非常艰难的时刻。
蜂巢能源今年上半年电池出货量近10GWh,同比增长150%以上,但去年其新增产能也至少75GWh。即便按杨红新所说,今年预计出货23GWh,蜂巢能源仍然面临巨大的产能闲置。另一方面,蜂巢能源对大客户长城汽车的依赖已逐步减小,但补位的客户大多为商用车、专用车客户,这意味着蜂巢能源对乘用车客户的开拓受阻。
真锂研究创始人、总裁墨柯表示:“处在中间梯队的蜂巢能源综合实力偏弱,在成本控制上的话语权也弱。上有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的渗透压力,下有尾部企业抢占其整车企业客户的忧患。加上它还没上市,所以会很难。”
产能利用率低
关于动力电池行业的现状,杨红新认为,目前行业存在产能过剩、融资困难、价格内卷等现象,“产能过剩危机至少会持续到2025年”。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统计,2023年,电池装机量为729.7GWh,其中,动力电池的装机量为616.3GWh,占比84.5%。中汽中心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动力电池规划产能已接近5000GWh,动力电池市场严重供大于求。
2021年12月,杨红新在公司电池日上发布了“领蜂600”战略,计划2025年实现600GWh电池产能,出货量为450GWh,占据全球25%的市场份额。如今距离2025年还剩半年时间,蜂巢能源的电池出货量却与目标相差甚远。蜂巢能源预计今年全年的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120%至23.5GWh,今年上半年,蜂巢能源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出货量增幅超过 150%,但总量仅10GWh。
据经济观察报不完全统计,2023年,蜂巢能源在多地的工厂密集投产,其中包括位于盐城基地二期项目、上饶工厂的二期项目、成都基地的一期项目、湖州工厂的一期项目以及南京部分产能。仅这些工厂的投产,就为蜂巢能源带来了至少75GWh的电池产能,是今年预计销量的三倍多。
此外,2022年蜂巢能源装机量为6.1GWh,蜂巢能源在科创板的招股书中提及,当年其产能利用率为60.44%,这意味着彼时蜂巢能源的产能就达约10GWh。就在今年年初,蜂巢能源传出“大规模裁员”的消息,对此蜂巢能源予以否认。
客户开拓遇阻
产能利用率低,也与开拓新客户的情况有关系。招股书显示,蜂巢能源对大客户的依赖度明显降低。2019年,蜂巢能源有99.86%的收入来自长城汽车的扶持。这一数据在2020年、2021、2022年、2023年分别为89%、49%、67%、52%,到今年上半年降低为34%。
即便如此,蜂巢能源仍与长城汽车关系密切。蜂巢能源的实际控制人,仍是持股权股权高达40.26%的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这层关系也给蜂巢能源开拓其他乘用车企业客户带来了阻碍。“我作为一个车企,如果用你的电池,那就相当于支持长城汽车、支持我自己的竞争对手,车企一般都会有这种顾虑”。墨柯表示。
蜂巢能源如今的第二大客户是吉利汽车。根据“电车汇”统计的数据,2023年蜂巢能源与吉利汽车配套的车型达11款,但到今年骤减至5款。“吉利去年的电池产能还没有上来,旗下威睿等电池厂的产能无法满足,所以只能外采,但随着产能爬升,吉利自然会选择自家电池”,接近威睿公司的人士表示。
此外,蜂巢能源2023年的前五大客户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乘用车企业客户大幅锐减,2023年的第三大客户上汽通用五菱,在今年的车型配套名单中消失,第四大客户合众汽车今年上半年的配套车型则变成了倒数第二。
在乘用车客户开拓受阻的情况下,非乘用车客户成为蜂巢能源今年除长城汽车以外的主要客户。2023年蜂巢能源配套了71款乘用车、22款商用车,今年上半年其配套了20款乘用车,21款商用车,商用车客户的比例不断提升。
“这些车的量都太小了,无法实现规模效应”,墨柯表示,绑定长城汽车的蜂巢能源,其发展前景主要还是依赖长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
长期亏损
摆在蜂巢能源面前的,还有持续的亏损与价格战的挑战。数据显示,从2019年至2022年四年间,蜂巢能源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6亿元、-7.01亿元、-11.54亿元、-22.56亿元,累计亏损约44.37亿元。
“预计蜂巢能源2023也是持续亏损,且考虑去年诸多工厂投产,去年亏损或许会更大”。墨柯表示。
墨柯认为,二三线电池厂今后会越来越难,如果已经上市,那还能通过资本市场来融点资金,以缓解暂时困境,如果没上市,就更困难了。
早在2022年11月,蜂巢能源就在科创板提交IPO申请,拟发行25%的股份,募资金额150亿元。但在一年后的2023年12月,仅完成一轮问询后,蜂巢能源及其保荐人就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有消息称,蜂巢能源或将赴港股上市。
融资方面,从2022年开始,资本市场对动力电池行业的热情降温。碳酸锂价格如过山车一般大涨大跌让资本市场变得谨慎。“此时对于电池企业而言,就不得不转变经营模式了,必须要依靠利润,实现盈利”。上述动力电池厂家工程师表示。
蜂巢能源上一次融资还是在2021年12月,此次B+轮股权融资额达102.8亿元,七轮融资金额累计超过200亿元,此后近三年间,蜂巢能源再没获得新的资本加持。
为了应对盈利压力,蜂巢能源开始业务聚焦。杨红新表示,会对聚焦矿业的锦蜂资源,聚焦正极材料的锂白新材料,做能源管理的章鱼博士,负责回收业务藤青青重新进行梳理,对于竞争力低、增长率低,亏损的业务则要砍掉。“过去三年,我们用6个亿参股了近20家公司,接下来将选择合适的时机退出股权。”
目前,蜂巢能源的降本措施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制造成本下降了40%左右,人工成本下降了15%左右。”杨红新表示。
“不过,车企价格战不可避免地会传到电池厂,蜂巢能源本身体量小,在原材料成本控制方面没有太大优势”,墨柯表示,不管新能源汽车销量和渗透率如何增长,电池份额都在向龙头企业靠拢,其他的电池厂整体份额在收缩。
以上就是关于【蜂巢能源的危局】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