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从历史走来:被文物定格的“山兽之君”|新知】具体的是什么情况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文博时空/文 文博时空 作者 董严
文物摄影|杜广磊
在文学、绘画、戏曲、民俗等内容中,虎的形象无处不在,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元素。虎虎生威、虎头虎脑、龙行虎步等成语被人们口口相传,武松打虎、狐假虎威、三人成虎等谚语故事流传已久,在民间人们还有画虎辟邪、端午节佩戴“艾虎”等习俗。
老虎的形象并不都是凶猛,唐代名医孙思邈给老虎拔牙的故事就颇又人情味。古时,民间流传着孙思邈为虎医伤的故事,一天,孙思邈采药归来不久,忽听门外有惊天动地的叫声,抬头一看,一只斑斓猛虎正向这里冲来。孙思邈吓得几乎昏了过去,向旁边一闪,却见那猛虎来到门口不曾进屋,只在门外伏下身来,张着大嘴向屋里发出呻吟声。孙思邈看了一会儿,明白了。这虎来此没有伤人之意,看它那张着嘴、摇头呻吟的样子,肯定是口腔里有病。孙思邈便不害怕了,他来到门口,向虎嘴里一看,果然有一根长长的骨头卡在了虎的喉咙上。他顺手摸起身边一只串乡行医时用的铜铃套在胳膊上,把手伸进了虎口,一使劲,把那骨刺拔了下来,那虎疼得一合嘴,牙齿正好磕在铜制的串铃上,才没有伤着孙思邈的胳膊。所以,后来医生们都把串铃叫做“虎撑”。骨刺取出后,老虎就地向孙思邈磕了三下头,走进了山林。打那以后,看见孙思邈进山采药,那只老虎就来陪伴孙思邈,有时还让孙思邈骑在它身上。
文物中虎非常威猛,其形象大致可分为虎形器、虎纹、虎形附件三类。虎形器为整器作虎形,可分为抽象型和写实型。虎纹可分为“虎食人”纹、立虎纹与虎首纹三种类型。虎纹则通常采用浮雕、线刻技法,流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晚期。虎形附件则可分为卧虎、立虎、虎首、爬虎、虎噬动物、顾首虎、团虎等多种形态。自商代以至战国,虎的形象多有变动,之后则逐渐稳定下来。
01
商代晚期:
顺天敬神,祝祭有礼
1. 后母戊鼎
以上就是关于【它从历史走来:被文物定格的“山兽之君”|新知】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