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狗盗的主人公是谁】“鸡鸣狗盗”是一个成语,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用来形容那些在危急时刻依靠微小技能或手段脱身的人。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其主人公是战国时期的齐国贵族孟尝君。
一、
“鸡鸣狗盗”的典故来源于孟尝君被秦王囚禁后,依靠门客中的两位奇人——“鸡鸣”者和“狗盗”者,成功逃脱的故事。这两个人虽然身份低微,但各自具备特殊的技能:一人能模仿鸡叫骗开城门,另一人能潜入敌营偷取玉璧。他们用这些“不光彩”的手段帮助孟尝君脱险,因此被后人称为“鸡鸣狗盗”。
这个成语虽带有贬义,但在特定语境中也常用于称赞人在困境中灵活应变的能力。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鸡鸣狗盗 |
出处 | 《史记·孟尝君列传》 |
主人公 | 孟尝君(田文) |
故事背景 | 孟尝君被秦王囚禁,欲逃回齐国 |
关键人物 | 鸡鸣者、狗盗者(具体姓名不详) |
故事内容 | 1. 鸡鸣者模仿鸡叫骗开城门; 2. 狗盗者潜入秦宫偷取玉璧; 3. 二人配合助孟尝君逃脱。 |
成语含义 | 原指卑劣手段,现也可指机智应变能力 |
启示 | 危难之时,智慧与技能同样重要 |
三、结语
“鸡鸣狗盗”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对人性与智慧的深刻反映。它告诉我们,在关键时刻,即使是不起眼的才能,也可能成为扭转局势的关键。孟尝君能够脱险,离不开这些“鸡鸣狗盗”之人的帮助,这也体现了古代社会中“士无常主,唯才而用”的用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