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杜甫诗三首》是高中语文必修三中的一篇重要课文,选录了唐代诗人杜甫的三首代表作品:《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和《登高》。这三首诗分别展现了杜甫在不同人生阶段的思想情感与艺术风格,体现了他“诗史”与“诗圣”的双重地位。
一、
1. 《秋兴八首(其一)》
这是杜甫晚年居夔州时所作,全诗以秋景起兴,抒发了对国家动荡、个人漂泊的深沉感慨。诗中通过对秋夜、江水、孤舟等意象的描写,渲染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2. 《咏怀古迹(其三)》
此诗借咏昭君之事,抒发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诗中“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一句,成为千古名句,深刻揭示了历史与现实的矛盾。
3. 《登高》
这是杜甫晚年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诗中通过登高远望,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叹,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
二、诗歌对比表格
诗歌名称 | 作者 | 写作背景 | 主题思想 | 艺术特色 | 名句摘录 |
《秋兴八首(其一)》 | 杜甫 | 晚年居夔州,感时伤世 | 忧国忧民、漂泊之感 | 意象丰富,情感深沉 |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
《咏怀古迹(其三)》 | 杜甫 | 借古讽今,抒发情怀 | 怀才不遇、历史反思 | 借古抒怀,含蓄蕴藉 |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
《登高》 | 杜甫 | 晚年病中登高 | 人生感慨、家国情怀 | 对仗工整,语言凝练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三、学习建议
1. 理解诗意:要结合杜甫的生平经历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
2. 品味语言:杜甫的诗语言精炼,富有表现力,应注重对关键词句的分析与鉴赏。
3. 拓展阅读:可进一步阅读杜甫的其他作品,如《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全面了解其诗歌风格与思想内涵。
通过学习《杜甫诗三首》,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杜甫深厚的文学造诣,更能体会到他对国家、人民的深切关怀。这些诗篇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