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经验 > 学识问答 >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这句话出自哪篇作品

2025-08-21 11:03:12

问题描述: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这句话出自哪篇作品,有没有人理理我呀?急死啦!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21 11:03:12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这句话出自哪篇作品】一、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古语,常用来形容有气节的人不会接受不义之财或侮辱性的施舍。这句话体现了古代士人对尊严与操守的重视。

根据历史文献考证,这句话最早出自《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虽然原文中并未直接出现“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完整表述,但其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尤其是关于“盗泉”和“嗟来之食”的典故。

在后来的文学作品和道德教育中,这句话被广泛引用,成为强调人格尊严和廉洁自律的重要格言。

二、表格展示答案

问题 答案
标题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这句话出自哪篇作品?
出处 《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
原文出处 虽未直接出现该句,但其思想来源于东汉时期的记载
含义 强调有志之人不接受不义之物,清廉之人不接受侮辱性施舍
使用背景 常用于道德教育、文学引用及个人修养中
相关典故 “盗泉”指不义之水,“嗟来之食”指带有侮辱性质的施舍

三、补充说明

“盗泉”出自《孔子家语》,讲的是孔子路过盗泉,不愿饮其水,以示清高;“嗟来之食”则出自《礼记·檀弓下》,讲述一个饥饿者拒绝施舍的故事,强调尊严的重要性。

这两则典故共同构成了“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文化中关于人格操守的经典表达。

如需进一步探讨相关典故或引用实例,可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