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脊髓内肿瘤的症状 1.病史 脊髓胶质瘤的病史时间相差很大,最短的只有半个月,最长达10年以上,小儿平均病史为9.5个月,而40岁以上者平均病史达5年之久。
当有外伤、发热时可能会促使脊髓压迫症状加速发展。
单纯从病史来说,不能鉴别脊髓内或脊髓外肿瘤。一般说来,圆锥和马尾部肿瘤的病史比颈、胸段脊髓者为长。
2.首发症状 首发症状以疼痛最多见(文献中有报道为60%~68%)。
引起疼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肿瘤可压迫脊髓丘脑束的纤维,可侵及后角细胞,长肿瘤的脊髓可使相应的神经根和硬脊膜压向脊椎骨,局部脊髓可因肿胀缺血而引起疼痛。
疼痛可较剧烈,可为单侧,也可为双侧,但往往不如神经鞘瘤所引起的疼痛强烈。
如病人诉神经根性疼痛,其性质似灼痛、咬痛、刺痛或扭痛者,则应想到可能是后角细胞刺激所致。
首发症状中运动功能障碍者占21%,感觉异常者占18%,可以双侧不对称。
临床上感觉异常包括感觉分离作为首发症状可能远比运动障碍来得早,但由于不易被患者所注意,等到出现运动障碍后才引起注意,括约肌功能紊乱作为首发症状却很少见。
二、脊髓内肿瘤的治疗 对髓内肿瘤手术时机的看法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一旦诊断清楚,即使病人神经系统状态还良好亦应立即手术;另一种认为,手术应在病人神经系统状态进行性恶化时施行。
天坛医院的407例临床手术结果表明:神经系统功能中度障碍时,主要表现明显疼痛与感觉异常,受累肢体肌力3~4级,部分丧失自理能力,但无生命危险,手术后神经系统功能均显著改善;
而术前已出现严重脊髓功能障碍,甚至呼吸障碍,则手术后脊髓功能难以恢复。
对于术前神经系统功能状态良好,病灶相对较小者,术后可以出现神经系统功能恶化,甚至恢复不到术前状态。
因此,脊髓髓内肿瘤的手术时机,最好选择在病人神经系统状态中度障碍时,这样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就大多数脊髓髓内肿瘤而言,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是惟一有效的办法,因此,只要手术时机允许,患者全身状况无恶化,都应积极行手术治疗。
室管膜瘤、血管网状细胞瘤分化良好的星形细胞瘤,术后原有神经功能障碍均能大为改善。
星形细胞瘤与周围无明显界限时,不可能真正全切除,术后均要辅以常规的放射治疗。
髓内脂肪瘤属于软膜下肿瘤,通常紧贴或侵入脊髓组织中,手术只能大部分切除,一般可较长时间控制肿瘤的生长和病情的恶化。
至于髓内转移肿瘤,手术切除对改善脊髓功能有一定的价值。
三、脊髓内肿瘤的诊断 1.脊髓蛛网膜炎 此病主要表现:病程长,病前多有感染发热或外伤等病史。
病情可有起伏,症状可有缓解。
大都有较广泛的根性疼痛但多不严重。运动障碍较感觉障碍严重。深感觉障碍往往比浅感觉障碍明显。
感觉平面多不恒定,且不对称。自主神经功能出现一般较晚。脑脊液检查:细菌数轻度升高,蛋白多增高。X线平片正常,脊髓造影时造影剂呈珠状分散,多无明显梗阻面,借此可和脊髓肿瘤相区别。
2.脊椎结核 常伴有其他部位结核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
检查脊柱多有后突畸形。X线平片可见脊柱有破坏椎间隙变窄或消失有的脊柱旁出现冷脓肿阴影。
可以和脊髓肿瘤相鉴别。
3.横贯性脊髓炎 本病多有感染或中毒的病史,起病迅速,可有发热等先驱症状。发病后几天以内就可迅速出现截瘫。
脑脊液细胞数增多,腰椎穿刺压颈试验多不梗阻,故和脊髓肿瘤容易区别。
四、脊髓内肿瘤的并发症 髓内肿瘤如进行手术治疗,可能出现以下并发症: 1.硬脊膜外血肿 椎旁肌肉、椎骨和硬脊膜静脉丛止血不彻底,术后可形成血肿,造成肢体瘫痪加重,多在术后72h内发生,即使在放置引流管的情况下也可发生血肿。
如出现这种现象,应积极探查,清除血肿,彻底止血。
2.脊髓水肿 常因手术操作损伤脊髓造成,临床表现类似血肿,治疗以脱水、激素为主,严重者可再次手术,开放硬脊膜。
3.脑脊液漏 多因硬脊膜和肌肉层缝合不严密引起,如有引流,应提前拔除引流管。
漏液少者换药观察,漏液不能停止或漏液多者,应在手术室缝合瘘口。
4.切口感染、裂开 一般情况较差,切口愈合能力不良或脑脊液漏者易发生。术中应注意无菌操作。
术后除抗生素治疗外,应积极改善全身情况,特别注意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的补充。
【#脊髓内肿瘤有什么症状 怎么诊断脊髓内肿瘤#】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